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健康讲堂

世界肝炎日|沉默的守护者——肝帝
  • 日期:2025-07-28
  • 来源:
  • 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日间诊疗病区 辛蔚
  • 字号: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负责解毒、合成蛋白质、储存能量等功能。然而,肝炎(肝脏炎症)却可能悄悄损害肝脏健康,甚至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而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疾病负担沉重,我们应该认识肝炎,做好预防积极治疗,对于肝炎你又知道多少呢?让我们认识一下沉默的守护者----肝脏。


wps_doc_0(1).png

 图片来自网络)

肝炎是细菌、病毒性、酒精、药物、寄生虫、自身免疫等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的统称 。按病程长短,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的病程一般会超过6个月。按引起肝炎的原因分为:病毒性肝炎,包含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5种类型;酒精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引发的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过多的病变;药物性肝炎,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肝炎是否有传染性呢?


 wps_doc_1(1).jpeg


(图片来自网络)


肝炎是否传染主要是由病因决定,病毒性肝炎传染性较强,这些病毒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例如:

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预防主要依靠讲究个人卫生。应特别加强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乙肝和丙肝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下行为要警惕:要慎重使用各种血液制品,任何有创操作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对于感染乙肝病毒的备孕妇女,可根据体内病毒量,选择在孕期使用抗病毒药物阻断母婴传播;男男同性行为和有多个性伴侣者,均应使用安全套并定期检查;青少年要接受正确的性教育。

1.  非病毒性肝炎(不传染)

1) 酒精性肝炎:指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一种肝脏疾病。  

2) 脂肪性肝炎:是由于脂肪在肝脏细胞堆积而导致的肝脏炎症性疾病。

3)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脏所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升高、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

肝炎早期可能无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

11.jpg

 (图片来自网络)


1. 急性肝炎表现: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  、尿色深如浓茶,粪便颜色变浅、肝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  

2. 慢性肝炎/肝硬化表现:长期疲劳、体重下降 、蜘蛛痣(皮肤红点)、肝掌(手掌发红) 腹水(肚子胀大)、下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肝性脑病(意识模糊、昏迷) 


预防肝炎,记住这几点

 未命名.jpg


(图片来自网络)


1.  加强个人卫生

饮食卫生:注意饮食的卫生,因为很多病毒性肝炎是病从口入的,如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是消化道传播的肝炎。因此,要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用没有蒸煮熟的食物,尤其是海产品。 生活用品卫生:不要共用注射器、牙刷、刮胡刀等锐利的生活用品,因为这些物品在共用时可能会传播通过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

2.  接种疫苗  

乙肝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的一部分,接种乙肝疫苗能使孩子获得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力,从而免受乙型肝炎的传染。乙肝疫苗高效安全,可按0、1、6月程序接种。

甲肝疫苗:甲型肝炎疫苗也在逐步推广中,对预防甲型肝炎有较好的作用。

3. 控制传播途径: 

防止粪-口传播:对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要注意防止粪-口传播,加强水源管理和个人卫生,同时要加强粪便管理。

避免血液传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此应尽量避免输血和应用血液制品,如需注射,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一切医疗操作都应强调消毒处理。

4.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肝炎。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携带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等,更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5.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肝炎的风险。


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日间诊疗病区  辛蔚  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