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每十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位正遭受过敏性疾病的困扰。从春天的花粉到餐桌上的美食,看似平常的环境与食物,却可能成为某些人健康的隐形“杀手”。那么科学认知与规范管理是战胜过敏的关键,让我们一同揭开过敏性疾病的神秘面纱。
一、过敏反应的本质:免疫系统的“误判”
当人体免疫系统对原本无害的物质(如花粉、尘螨、食物蛋白等)产生过度反应,释放大量组胺等炎性物质攻击自身时,过敏症状便随之而来。每一次过敏发作,都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的一次过度防御。
二、常见过敏性疾病类型及症状表现
1. 过敏性鼻炎(鼻敏感):
· 诱发因素:花粉(春秋季高发)、尘螨、霉菌孢子、动物皮屑、冷空气刺激。
· 典型症状: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夜间加重)、鼻痒难耐、眼睛痒/红。
2. 过敏性哮喘:
· 诱发因素:吸入性过敏原(尘螨、花粉、霉菌、宠物毛屑)、冷空气、烟雾、剧烈运动、呼吸道感染。
· 典型症状: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时明显哨笛音)、胸闷、气促、咳嗽(夜间或清晨加重,常为干咳)。
3. 特应性皮炎(湿疹):
· 诱发因素:皮肤屏障功能缺陷、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干燥、汗液、洗涤剂)、食物过敏(婴幼儿常见)、吸入性过敏原。
· 典型症状:皮肤剧烈瘙痒、干燥脱屑、红斑、渗出。婴幼儿好发于面部,儿童及成人多见于肘窝、腘窝、颈部、手腕。
4. 食物过敏:
· 常见致敏食物:牛奶、鸡蛋、花生、坚果、海鲜。
· 典型症状:
皮肤:荨麻疹(风团)、血管性水肿(眼皮、嘴唇肿胀)、瘙痒、湿疹加重。
消化道: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呼吸道:鼻塞、流涕、喉头水肿(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哮喘发作。
全身性(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三、科学诊断:精准识别过敏“元凶”
· 皮肤点刺试验:微量过敏原提取液刺入皮肤,观察风团反应。
·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抽血检测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
· 食物激发试验:在严格医疗监护下逐步摄入可疑食物,明确诊断(切勿自行尝试)。
· 肺功能检查(哮喘):评估气流受限程度及可逆性。
四、综合治疗:多管齐下控制症状
1.回避过敏原(基石):
· 尘螨过敏:使用防螨床罩、热水烫洗床上用品、保持室内干燥通风。
· 花粉过敏:花粉季减少外出、佩戴口罩护目镜。
· 食物过敏:严格阅读食品标签、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笔)。
2.药物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炎症):
· 抗组胺药:快速缓解鼻痒、喷嚏、皮肤瘙痒(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氮卓斯汀鼻喷剂)。
· 鼻用糖皮质激素:控制鼻腔炎症(如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鼻喷剂)
· 支气管扩张剂(哮喘):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喘息、胸闷(如沙丁胺醇气雾剂)。
·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哮喘):控制气道慢性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如布地奈德吸入剂)——哮喘长期控制的基石。
· 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湿疹):减轻皮肤炎症和瘙痒(需遵医嘱按强度、部位、疗程使用)。
· 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必备药物,需随身携带并掌握使用方法。
3.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
针对尘螨、花粉等难以回避的吸入性过敏原,通过规律注射或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提高机体耐受性。疗程通常3-5年,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五、日常预防与管理:构筑健康防线
· 环境控制:定期清洁、减少毛绒玩具、保持室内湿度40%-60%。
· 规范用药:切勿自行停药,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 皮肤保湿(湿疹患者):每日多次涂抹无刺激的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
· 哮喘管理:记录 “哮喘日记”,监测症状与用药。
·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严重过敏反应风险者务必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和急救卡。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增强整体免疫力。
药师倡导:科学认知,积极管理
过敏性疾病虽常反复,但绝非无法掌控。每一次对过敏原的成功回避,都是对免疫系统的一次善意提醒。通过科学诊断明确诱因,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坚持规范治疗与有效预防,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症状,回归正常生活。切勿轻信“根治偏方”,避免走入治疗误区。请将过敏管理视为一项重要的健康投资,与医疗专业人员携手,积极行动,重获畅快呼吸与舒适生活!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药剂科 洪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