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以下简称“京健会”)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成立会暨第二期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内蒙古大厦成功召开。
京健会陶茂萱会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人事部张宏部长、健康中国研究中心高星主任、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药品使用监测评价部李强部长、中日友好交流协会张吉会长等领导出席,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京健会品牌项目部负责人孙永发汇报了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的筹备工作,自2025年4月初发布公开招募信息以来,经专委会筹备领导小组审核,符合条件的第一届候选委员共38位。经现场无记名投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正式产生:京健会会长陶茂萱当选主任委员;李艺影、刘燕、程功、朱毅斌、张岩、王琳、史大卓、何庆勇、石林、曹炜、郭翔宇、赵丽莉、董斌、朱婧共14位专家当选副主任委员;李艺影兼任秘书长。随后,张宏部长为主任委员陶茂萱颁发聘书,陶茂萱主任委员为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颁发聘书。
张宏部长为陶茂萱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陶茂萱主任委员为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颁发聘书
主任委员陶茂萱对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从科研项目评审、课题奖项推荐、科研人才培养、专委会全体会议四个维度出发,对评审专家委员会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介绍。
陶茂萱主任委员介绍专委会工作计划
随后,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期)专家评审会召开。评审组专家由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通过自荐结合遴选的形式产生。主任委员陶茂萱担任评审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唐毅担任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陈志华律师事务所付建彬律师任监督委员会委员。24位评审专家分为四组,联合秘书组共同开展评审工作,具体如下:
评审一组:李艺影(组长)、陈煜、董斌、方显杨、付长庚、郭津丞
评审二组:曹炜(组长)、蒋楠、李慧、曲华、沈凌、朱婧
评审三组:赵丽莉(组长)、李晓骄阳、刘晶、孙武、朱蕾、朱毅斌
评审四组:郭翔宇(组长)、董永丽、林志强、石林、王琳、魏昌伟
秘书组:张洁(组长)、孙萍萍、孙文莺歌、张霞
自2025年3月3日发布《“科技引领未来,培养医工人才”——关于推荐申报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期)的通知》以来,便吸引了众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踊跃申报。截至2025年4月6日,共有80名科技工作者通过系统注册申报。评选工作办公室对候选人的基本条件、推荐书、推荐专家情况、推荐单位意见及推荐报告等内容进行了形式审查,共有来自43家单位的78名候选人符合参评条件,其中2人超龄。
评审采取现场打分形式,评审专家本着客观、择优的原则,从政治标准、科学贡献、社会影响、培养潜力等维度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新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尤良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李海彬、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李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于子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黄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司文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张于亚楠、北京理工大学肖德强、航天中心医院王玉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王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婉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陈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俊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莫晓冬、首都医学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刘长青共18人,入选2025年度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期)。
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期)专家评审会现场
评审组组长陶茂萱宣读专家评审结果
至此,京健会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成立会暨第二期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专家评审会圆满闭幕。此次会议不仅为京健会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发展注入动力,助力他们在医工交叉领域实现突破,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期待在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推动慢性病防治事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