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健康讲堂

5月5日,一起“手”护健康未来!
  • 日期:2025-05-05
  • 来源:
  • 作者:李哲
  • 字号:

 “世界手卫生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倡议发起的,旨在提高公众对手卫生的认识,推动全球卫生水平的提升。1847年匈牙利产科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首次发现洗手能够在分娩中起到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他让产科医生在术前使用含氯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这个步骤使医院产褥热发病率从10%下降至1%。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最经济、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wps_doc_0.png

(图1)

手卫生与疾病预防的关系是什么?

1.预防疾病传播:可以去除手上的病原体,减少感冒、流感、腹泻、肺炎等疾病的传播风险。

2.保护个人健康: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个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减少生病几率。

3.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场所、医疗机构中,手卫生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要特别加用洗手液来深层清洁?

①在饮食、服用药物前,便前便后、清倒垃圾和打扫卫生后

②接触眼睛、嘴巴、鼻子前,戴口罩前、摘口罩后

③接触体液(泪液、鼻涕、痰液等)后

④室外活动、接触公共设施后

⑤护理免疫力低下人群时(如感染、肿瘤、疲劳、失眠、营养不良)

⑥医院就诊或探视病人后

⑦接触宠物或处理宠物排泄物后


洗手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内外夹弓大立,揉搓双手的过程不应少于15秒钟;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放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五步一手握住另一手拇指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屏幕截图 2025-04-23 190839.png

(图2)

洗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2.洗手水温应以体感舒适为准,重点在于揉搓力度和时间。水过热会破坏皮肤屏障。

3.使用流动水:尽量使用流动水洗手,避免使用盆装水。

4.保持手部干燥:潮湿的手部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因此洗手后应及时擦干。

5. 免洗洗手液:醇类洗手液的浓度临界点在60%-70%之间,美国FDA推荐产品应含至少60%乙醇或70%异丙醇。使用时需确保双手完全干燥,否则残留水分会稀释有效成分。另外,部分病毒对醇类不敏感,此时物理冲洗不可替代。另外,需要注意消毒剂的有效期。

6.珠宝陷阱:戴戒指部位的皮肤比不戴戒指部位的皮肤细菌定植严重,洗手时需要格外注意。


当我们将手卫生内化为肌肉记忆,不仅守护着个体健康,更构筑起公共卫生的集体免疫长城。在这片无形的战场上,每个认真搓洗的指尖都很重要,保护我们及我们身边的人。


图片1:来自WHO官网

图片2:来自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09)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妇科 主治医师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