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健康讲堂

守护“沉默的器官”:关爱肝脏健康,从点滴做起
  • 日期:2025-03-18
  • 来源:北京房山区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 作者:谢秀英
  • 字号: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承担着代谢、解毒、分泌胆汁等重要功能。这个重达1.5公斤的器官,每天要进行500多种化学反应,堪称人体最繁忙的"化工厂"。但肝脏又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即使受到损伤也不会轻易发出疼痛信号。这种特性使得肝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展,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病情可能已经相当严重。


 一、现代生活方式对肝脏的威胁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给肝脏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结构,让脂肪肝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酒精对肝细胞的损害更是直接而严重,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在悄悄消耗着肝脏的修复能力。

 环境污染带来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都需要肝脏来代谢解毒。这些毒素的长期积累,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研究表明,城市居民肝脏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这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也会影响肝脏健康。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都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肝脏健康。

 

二、肝脏损伤的早期信号

    虽然肝脏不会轻易"喊痛",但身体会发出一些警示信号。持续的疲劳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都可能是肝脏功能异常的表现。皮肤和眼睛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等黄疸症状,更提示着肝脏可能出现严重问题。

 消化系统症状往往最先出现。肝脏分泌的胆汁参与脂肪消化,当肝功能受损时,会出现腹胀、腹泻、厌油腻等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消化不良,需要特别注意。

 皮肤变化也是重要信号。除了黄疸,皮肤出现蜘蛛痣、肝掌(手掌红斑)等都提示可能存在慢性肝病。这些体征的出现,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三、科学护肝的实用建议

    均衡饮食是保护肝脏的基础。多摄入优质蛋白质、新鲜蔬菜水果,控制脂肪和糖分摄入。一些具有保肝作用的食物,如枸杞、山楂、绿茶等,可以适量食用。但要注意,任何食物都不能过量,过度进补反而会增加肝脏负担。

 适度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肝脏排毒。建议选择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肝病的关键。肝功能检查、肝脏B超等都是简单有效的筛查方法。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饮酒者等高危人群,更应该定期检查,监测肝脏健康状况。

 守护肝脏健康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给肝脏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我们珍惜这个默默奉献的器官,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它的健康,为生命保驾护航。

作者:北京房山区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主任医师 谢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