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以下简称“京健会”)主办,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承办的2024年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暨肿瘤免疫治疗病例大赛在北京成功召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一级主任科员铁春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副主任李静编审,专委会主任委员艾斌教授、副主任委员刘鹏教授、桂琳教授、于卓教授、张明明教授,秘书长金琦、副秘书长唐乐以及参加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代表和病例大赛的医疗科研工作者30余人参加会议并做现场交流。
刘鹏教授首先介绍了与会嘉宾和会议组织概况。首都前沿学术成果评选项目旨在通过遴选并展示北京地区优势学科的优秀科技论文,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是聚焦北京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学术活动。前期通过严格筛选,有20篇肿瘤研究领域论文获得“首都前沿学术成果”荣誉。会上,铁春雷老师为获奖作者代表颁奖。
随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园园研究员代表马飞教授团队汇报“解析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善渊医师代表阎石教授团队汇报“基于人工智能的肺三维重建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验证研究”;北京医院谢同济医师代表李燕明教授团队汇报“安洛替尼增强射频消融治疗肺鳞癌的抗肿瘤活性”;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研副研究员代表邢镨元教授团队汇报“肺腺癌小细胞癌转化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经过前期组织专家评选,在病例大赛环节,有8个病例进行现场汇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李凤娟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由婷婷医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莫峥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邵雯医师获得病例大赛优秀奖。
山西白求恩医院武玲医师、河南省肿瘤医院马宝镇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姝阳医师、中日友好医院李嘉医师获得病例大赛入围奖。
最后,艾斌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专委会要认真学习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卫生“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专委会的技术优势,积极配合上级组织和上级学会的工作,从科研、学术和科普等各项工作出发,为规范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做出积极贡献。“首都前沿科技成果”是北京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和积极创新的体现,成果报告会既是优秀代表工作的总结和展示,也是新的工作的起点和对大家的鞭策。举办免疫治疗病例大赛的目的是筛选优秀的免疫治疗病例,作为临床免疫治疗的范例,以病例的形式为规范常见肿瘤的免疫治疗、规范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管控提供标杆。本次比赛涉及的内容广泛、参加的选手来自不同地区的各类医院,有广泛的代表性,参赛病例学术水平高,参考价值强。专委会在2025年将继续举办免疫治疗病例大赛,欢迎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参加。会议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撰稿 | 金琦